传感器模组
阅读信息
约 1037 个字 3 分钟 本页总访问量:加载中... 次
感知
适应变化的环境、更精确的定位和控制、高智能,需要更好的感知
感知有范围,有精度,描述对象的属性不一定正确,影响判断。需要在已有知识下迁移到新环境
现实世界 -> 感知 -> 预处理 (传感器,特征提取) -> 定位 (知识库) -> 规划 (高层级任务和外部命令)-> 运动
e.g. 海底机器人 Mesobot: 声学跟踪信标,立体摄像头 ……
感知、高级规划、模块化硬件
超声内窥镜:电磁传感器进行活体导航,配合外部电磁场发生器和 CT 实现针体控制
四足机器人:摄像头,加速度传感器,激光雷达,深度相机,力矩传感器……
传感器介绍
分类:
按测量内容:本体 / 外部
按能量来源:主动 / 被动
性能指标:
- 稳定性
- 响应时间(从被测值发生给定突变到输出稳定最终值的时间)
- 线性度(实际数据尽可能线性)
- 灵敏度(稳态下输出变化值和输入变化值之比,反应曲线的斜率)
- 分辨率(和位长有关,位长越长分辨率越大)
- 带宽或频率(能测量多快的信号,采样信号一般用两倍时长)
- 死区(输入量变化输出不变的区间)
- 误差
- 准确度,精确度
e.g. 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
电极编码器:电机轴的转动角度
超声距离传感器,超声波有反射透射折射的性质,速度和普通声波相同
机器人视觉系统
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包括光源、镜头、相机、信息处理器、视觉算法软件等部分。
光源:
使物体的重要特征可见,同时抑制物体不需要的特征。
视觉传感器:
被动(相机),主动(扫描仪)
Cons:被动相机在外部光弱的情况下无法成像,无法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
-> 一对被动视觉传感器,能构成一套双目相机,获得深度
镜头:
焦距的大小决定视角的大小,光圈控制进光的多少
景深: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,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,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
焦距越短、光圈越小,景深越大
镜头分类:
- 标准镜头:视角 50 度,焦距 50mm 左右
- 广角镜头:视角大,畸变大
- 鱼眼相机:视角 180 度,极端的超广角镜头,用于天文观测
- 长焦镜头,视角小,景深小,视角小,畸变小,适宜人像、远距离拍摄
图像传感器:
- CCD 相机:电荷一位一位转移读取,速度慢
- CMOS 相机:光电转换后直接产生电压信号
异常检测和图像分析:划痕检测,土壤分析...
物体检测和识别:表计读出,文字识别...
物体分割和识别:病灶检测,人脸识别...
人机交互:手势分析,疲劳识别...
扫描测绘:工件建模,地形测绘...
无人驾驶:视觉导航,视觉定位...
环境理解:车辆检测,场景解析...
增强/虚拟现实:虚拟渲染,头/手跟踪...
视觉提供了一种几何测量的工具,也提供一种语义认知的工具
机器人视觉:三位语义满足作业需求
灰度信息受到太多外界因素干扰,几何语义空间大
柔性材料:赋予传统硬质轨迹电路可拉伸性
通过关键元件之间的分布设计以及蛇形互联单元的引入,构架岛桥结构
柔性电子皮肤的分类:力学结构、材料
光学式传感:通过光信号(强度,波长,偏振方向等)感知
摩擦电式传感:基于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,材料接触分离使产生瞬时电流。适合动态触觉(如手势识别)
磁弹性传感:磁性材料在外力下磁导率变化,通过线圈检测磁场变化。抗恶劣环境,但需要外部磁场激励。